重读《把时间当做朋友》笔记
第1章 醒悟
-
有些认识,哪怕是简单的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
-
心智真正成熟的人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做到无须亲自经历,仅凭思考就得到深刻的体会。
-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第2章 现实
-
浮躁的根源,就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
-
掌握统计学常识的人,心智力量显然要比那些对此毫无了解的人强大——他们可以理解统计学结论的意义,即便那结论并非来自亲身经历,而他们也因此离现实更近一些。
-
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
-
当人处于焦虑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况。另外,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的状态下做出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注意,一定要把它们记下来。
-
很多人没有记录的习惯,以至出现曾经因为思考(疑问就是思考的起点)后“忘了”而失去获得答案机会的情况。
-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
心怀“梦想”的时间越长,它的沉没成本就越高。很多人都在无意之间被自己的“梦想”所绑架,所以,很多时候,对很多人来说,所谓“梦想”也许只是陷阱。
-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
-
“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第3章 管理
-
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证明我的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已经有人做到了。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
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
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
-
所谓“三思而行”在我看来就是指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相关的3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
-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
-
磨刀不误砍柴工
-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目标达成有益。
-
我们不是计划着失败,而是失败地计划 (People don’t plan to fail, they fail to plan)。
-
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并且必需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跻身最重要的能力之位,拥有它需要挣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
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
-
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任务其实非常简单”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
-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
第4章 学习
-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
-
所有人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
-
“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
思考、求知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探求因果关系的过程
-
“经验”在一定的层面上是适用的,不能否定它的重要价值,但与此同时,必须认清“经验主义”的局限
-
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沟通障碍”本质上几乎都是由于沟通双方无法让对方理解与他们的经验相悖的知识或信息造成的。
-
牢记在这世界上确实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
一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习惯的人会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
-
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只有经历积累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才有可能突飞猛进。
第5章 思考
-
正确对待权威并非易事,但是很多人不能正确对待常识就真的令人非常震惊
-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
“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这一教诲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
尽管很难用“双盲测试”检验教学手段,但这种思考模式仍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审视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的理论依据。
-
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颇有些令人迷惑:好事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无中生有。
-
想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如6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逐一应用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则。
-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
-
说理之时,针对某一论点,对立双方的举证难度并非总是对称的
-
在使用案例说明道理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注意案例和结论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
人们可能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
有一句话值得牢记: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只有经过自己的仔细分辨,真正成功者的宝贵经验才是无价的。需要额外注意的是,一方面要多花心思分辨,另一方面要多花时间真正了解自己,以便能够避开“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可能带来的灾难。
第6章 交流
-
必须想办法获得一种或者一些能够用于鉴定已知信息有效性的知识。我把这类知识称为判定类知识,以区别于其他知识(我将其称为概念类知识)
-
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
大多数人会对自己的记忆力过分高估
-
说者的语篇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如果是事实,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所陈述的内容真实性如何”。如果是看法,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的这个看法/意见的根源在哪”。
-
所谓“预期”,其实只不过是猜想“讲者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但这个运用“多余”脑力做出的动作却有诸多好处。
-
给予说者适当的反应,是听者为了有效倾听必须做的事情。
-
得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
要知道,重视和尊重来得往往比我们自己想象的晚很久。
-
对很多人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最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做法。
-
其实,“自以为是”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生来都以无知为起点,而成长之路原本就是求知之路。
-
在沟通的过程中,当我们听对方(这里仅限于面对面沟通,不讨论书面沟通)说完之后,应该自觉避免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肯定理解对了。我们不妨套用以下句式进行验证、反馈:“你的意思是……,是吗?”,“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
-
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遇到不确定的想法,最好马上记录下来。不一定非要急着获得答案——马上获得解答往往是不可能的。
第7章 应用
-
人类大脑中的灰质所储存的各种信息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很难超过12%)是有序存储的,这部分被人们称作是“有意识的”。而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碎片是无序储存的,甚至是很难通过意识直接调出的,这些往往就是被人们称作“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部分。梦境就是潜意识存在的最基本的证据。 随着信息输入量的增加,大脑会因为需要而主动生成新的灰质细胞。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人的大脑拥有更多的灰质细胞。而由于颅腔的大小是有限的,于是,灰质细胞的增加最终会导致灰质的密度越来越高,这亦会令灰质细胞之间由神经元连接起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们所说的“融会贯通”现象也就有可能出现——那些原本貌似毫不相干的信息现在有机会被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所谓知识渊博的人,就是那些大脑中存储的信息量超常地多的人。这些人总是可以“融会贯通”,看上去也就超常地充满“智慧”。这样看来,很多人讨厌死记硬背的想法是肤浅的。
-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
尽管情绪有很多种,但最需要控制的大概只有一种——痛苦。
-
如果我们真的明白自己所面临的痛苦其实并没有自己感受到的那么强烈,我们就很容易——或者起码是比较容易——忍受那些痛苦。
-
我们不必过分害怕痛苦的原因在于,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
-
很多时候,比较是一个坑,大坑。再干脆点说,比较就是陷阱。
-
欲望尽管不可能总是得到满足,却是我们能够控制,甚至可能完全控制的。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事物,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
-
一定要想清楚并牢牢记住: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爱默生说:“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Shallow men believe in luck. Strong men believe in cause and effect.)
-
大约2500年前,塞内卡就把这件事说得非常清楚:“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机会来了。”
-
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无法坚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在我们决定是否要对某人提供金钱帮助的时候,需要弄明白这样几件事:首先,我们自己可能并非真的有能力提供金钱帮助;其次,需要金钱帮助的人很可能没有意识到,他最需要的并不是金钱;再次,金钱帮助说不定会带来负面效果,因为金钱可能有去无回;最后,因为我们没有提供金钱帮助而心怀怨恨的人,就算我们为他提供了帮助,他最终也不见得会真的心生感激。
-
我常常劝告身边的朋友,不用花心思和时间去想办法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这几乎是没办法做到的。
愿上帝赐予我从容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
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相信积累的力量,本质上就是相信复利的力量。
-
养成不怕麻烦的性格,才可能拥有耐心。耐心则是在任何工作、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前提。
关于人脉
-
事实上,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某种依附关系。
-
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
建议: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鼓励
-
我有一个尽量坚持的原则: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
看清这些后,我做了个决定:从此鼓励身边所有的人,哪怕他并不是我的朋友。支持我这么做的另一个理由也来自我的观察。我发现,敢做惊天动地的事情的人,不仅是少数,还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所以,鼓励一个人是没有什么风险的。
Member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