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比喻
因为认知写作学课程中的推荐,读了《修辞感觉》,对比喻有了新的认识。
按照标准定义,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用已知的乙来比未知的甲。也就是说比喻成立的前提是基于甲与乙之间的相似性,否则比喻不成立,这是从小到大我们理解的比喻。但是我们注意到,即使使用陌生的乙,“像乙的甲”也是可以理解的。
比如村上春树笔下像美人鱼鳞片的拉环:
六罐啤酒全部告罄,剩下来的只有烟灰缸里宛如美人鱼身上剥落的鳞片似的六个拉环。
——村上春树《象厂喜剧》
比如川端康成笔下像美丽的蚂蟥一样的嘴唇:
驹子的嘴唇像美丽的蚂蟥圈一样光滑。
——川端康成《雪国》
比如张爱玲笔下像太阳的月亮:
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漆黑的天上一个白太阳。……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 ——张爱玲《金锁记》
像鬼魅的绣花鞋:
地板正中躺着烟鹂的一双绣花鞋,微带八字式,一只前些,一只后些,像有一个不敢现形的鬼怯怯向他走过来,央求着。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与其说比喻因相似性而成立,不如说相似性因比喻而成立:
发现某一比喻就意味着发现从未发现的两件事情之间情感上的一致,从而向社会的思维方式引入一种新的看法。文章修饰的创造就是新的思维方式的创造。
本质上并非直喻基于对象之间的类似性,相反,两个事物的类似性恰好是由于直喻才得以被创造出来和形成起来的。“通过‘美丽的蚂蟥似的嘴唇’这一直喻,蚂蟥和嘴唇之间的互相类似这一看法是由作者像读者提出并要求着的”。
Member discussion